九游(NineGame)体育·官方网站-九游连接体育未来

九游体育:《湖北日报》整版聚焦沙市:全力打造“羽冠摇篮”城市品牌-九游体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九游体育:《湖北日报》整版聚焦沙市:全力打造“羽冠摇篮”城市品牌

发布时间:2025-04-28 08:12:10| 浏览次数:

  

九游体育:《湖北日报》整版聚焦沙市:全力打造“羽冠摇篮”城市品牌(图1)

  3月16日,为期两天的荆州市沙市区“羽冠摇篮”系列活动暨羽毛球先锋启幕秀圆满收官。

  其实,这并非正式的羽毛球比赛,只能算是启幕秀活动。但令人惊讶的是,活动不仅吸引众多市民围观,还时不时引发全场尖叫。

  这种明星般的待遇,源于现场来了两位重量级嘉宾羽毛球奥运冠军谌龙的母亲和他的启蒙教练丁启红他们都是沙市区人。

  更令人称奇的是,辜家明、吉新鹏、谌龙、郭振东、龚伟杰、王祉怡这6位羽毛球世界冠军均从这里走向世界。其中,吉新鹏、谌龙还获得过奥运会冠军。

  为什么这么多羽毛球世界冠军都出自沙市?冠军绝非偶然,他们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文化土壤与城市基因?

  3月14日下午4:50分,走进位于沙市区的荆州市体校的羽毛球馆,数十名10岁左右的孩子正在训练羽毛球,有的练习多人对抗,有的练习挥拍动作,有的在进行力量训练,一派热火朝天。

  “我的目标,是像沙市那几位英雄一样,成为世界冠军。”训练间隙,11岁的伍北辰擦了一把汗,继续与队友进行对抗训练。

  伍北辰6岁开始学习羽毛球,5年来,他多次参加校级、区级、市级、省级等羽毛球比赛,现已成为学校里有名的小小冠军。

  世界冠军激励着小小冠军,小小冠军以世界冠军为偶像。世界冠军的精神引领众多孩子的向上求索,在中国羽坛形成了“沙市现象”。

  辜家明,出生于1964年,曾入选中国国家羽毛球队。1986年亚运会女团冠军成员,1988年全英赛女单冠军,1988年尤伯杯赛冠军成员。

  吉新鹏,出生于1977年12月,1996年2月进入国家队,成为中国男子羽毛球队主力队员。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获得羽毛球男单冠军,他也是中国第一位奥运会羽毛球男单冠军。

  谌龙,出生于1989年1月,2008年进入国家队一队。2014年,在世界羽毛球锦标赛中,获得个人首个世界男单冠军。2016年,获得里约奥运会羽毛球男单冠军。

  郭振东,出生于1984年3月,曾入选中国男子羽毛球国家队。2012年汤姆斯杯冠军成员,2013年第十二届全运会男双冠军,2013年第十二届全运会男团冠军成员。

  龚伟杰,出生于1986年6月,2002年进入国家羽毛球队一队,同年获得世界青年锦标赛团体冠军。

  王祉怡,出生于2000年4月,2017年入选中国国家羽毛球队一队。2024年1月,在印度尼西亚羽毛球大师赛女单决赛获得冠军。2024年5月,获得世界羽联巡回赛大马赛女单冠军。

  竞技体育中,梯队建设至关重要。而沙市区之所以被誉为“羽冠摇篮”,除了培养出了多位世界冠军,还在于有一批扎实的后备人才。

  据沙市区文旅局介绍,目前,沙市区在荆州市体校常训的学生近60人,近年来已向国家队输送羽毛球运动员14人,向各省队输送羽毛球运动员约100人。他们中,有些“苗子”已在国内大赛中崭露头角。

  其中,出生于2004年的朱轩辰,2022年9月分别在斯洛文尼亚青年羽毛球挑战赛和比利时国际青年赛中获得男单金牌。2025年初,他再次入选国家羽毛球队一队。

  出生于2006年的潘胤龙,多次参加国内外大赛,在2022年全国羽毛球锦标赛上获得季军。

  从基层体校到省队乃至国家队,每一层级的运动员都在为梦想拼搏,共同勾勒出沙市区“羽冠摇篮”的清晰轮廓。

  在不同年龄梯队都能培育出优秀的羽毛球人才,离不开深厚的群众基础。在沙市区,羽毛球不仅仅是一项体育健身运动,更承载着无数群众的青春记忆和情感共鸣。

  “平时只要有时间,我们都会喊上家人或朋友,拿着球拍走出门打上几局。”3月20日下午,在沙市区立新街道的一栋宿舍楼前的空地上,12岁的吴清正与爸爸打着羽毛球,他妈妈则站在一旁“候场”谁输了,她就接替上场。

  早在2022年,荆州市在中国羽毛球协会注册的个人会员就超过3万人,注册会员人数排名全国第一。这些注册会员中,就有相当一部分来自沙市。沙市区羽毛球协会理事长汪少兰说,羽毛球在沙市有非常好的群众基础,下到四五岁的孩童,上到六七十岁的老人,每个年龄段都有很多羽毛球爱好者。

  在很多沙市人看来,羽毛球对场地的限制较少,随便找一个空地,在地上画一条线,挂一张网,甚至没有网也可以打,十分方便。室内羽毛球场馆通常都会约满,周末更是一馆难求。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在谌龙的启蒙教练丁启红看来,江汉平原地区人的体型更偏向于瘦长和灵巧,正适合羽毛球这种需要灵活性和速度的运动。

  近年来,沙市区不仅把羽毛球纳入体育与健康课程,还成为课后服务和体育社团的重要项目,培养青少年对羽毛球的热爱。2022年,荆州市体育局和市教育局在沙市区命名了8所“一校一品”羽毛球推广示范学校和1所特色学校,并给予器材和经费支持,助力羽毛球运动在校园扎根。

  沙市区红门路学校就是羽毛球特色学校。下午4:40,走进该校的体育馆二楼,是4个羽毛球场标准场地,20多名小学生正在体育老师张明伟的指导下进行训练。

  九游官网app

  “张明伟是我们学校专门引进的人才,拥有羽毛球二级教员证。”沙市区红门路学校副校长徐成说,羽毛球课程已经融入学校日常体育课堂,同时在大课间进行羽毛球操练习,羽毛球校队在训人数60余人。

  张明伟介绍,红门路学校的羽毛球运动采取“三段式”教学体系:低年级学生以培养兴趣为主,通过游戏教学等方式激发学生对羽毛球的热爱;中年级学生则开始学习发球、挥拍、高远球等技术动作;高年级学生则进一步熟练掌握各种技术动作及战术。

  值得一提的是,红门路学校还特别邀请谌龙、龚伟杰、郭振东、王祉怡等世界冠军,以及谌龙的启蒙教练丁启红、王祉怡的启蒙教练张倩等专业教练担任校外辅导员,为学生提供更专业的指导。

  目前,红门路学校已在省市多项羽毛球赛事中斩获大奖。其中,在2024年湖北省体育特色项目学校羽毛球比赛中,获得小学男子团体冠军、小学女子团体季军、初中男子团体亚军、初中女子团体冠军以及多个单项比赛的冠亚季军,共计5金5银4铜,位列全省第一。

  体育精神的核心是坚毅与拼搏。竞技体育绝不仅仅是争夺荣誉、打破纪录、获得财富,更是一个人不断自我突破的过程。

  沙市区在羽毛球领域培育出多位世界冠军,当他们站在最高领奖台上向世界展示闪闪发光的金牌时,同时也在向世界展示沙市拼搏进取、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

  3月22-23日,在荆州文化体育中心举办“羽冠摇篮”业余羽毛球俱乐部选拔赛。

  “球不落地,永不放弃”,这是丁启红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她经常叮嘱谌龙的一句话,“成长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丁启红说,谌龙也遭遇过训练瓶颈期。当技术提升陷入停滞,身体素质仿佛也到达了极限,谌龙陷入了迷茫与焦虑。教练团队察觉到他的困境后,凭借丰富的经验,与谌龙一起深入分析问题,帮助他挖掘潜能,突破自我,成功跨越了成长路上的一道道障碍。

  “体育运动不仅仅是身体的较量,更是精神的碰撞。”对此,汪少兰也深有感触,“在沙市,即便是亲朋好友一起打羽毛球,大家也都是尽力拼下每一分。”

  拼搏进取已融入每一位沙市人的奋斗基因。羽毛球不仅给沙市民众带来了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更为沙市积蓄了敢打敢拼、弥足珍贵的精神力量。

  坚决不让“泼天富贵”变成“手中沙”。当前,沙市区高度重视羽毛球产业发展,围绕打造“羽冠摇篮”目标,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把羽毛球产业作为扩大内需、拉动消费、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以“赛”育“市”、以“市”促“赛”,推动体育与文化、旅游、康养、科技等融合互动,进一步把沙市在羽毛球方面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培育带动新兴消费的经济优势,持续擦亮“羽冠摇篮”的金字招牌。

  体育是一个城市的形象,焕发着城市发展的勃勃生机。体育也是一种综合实力的体现,集中反映出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此次“羽冠摇篮”系列活动,不仅为羽毛球运动普及推广搭建平台,也有效带动吾悦广场商业活力。3月1516日客流量同比提升26.27%,销售额同比提升10.38%。这两天的客流量销售额同比增长幅度都比较大,活动不仅吸引了羽毛球爱好者,还带动了其他消费者前来吾悦广场,增加了广场的人气。通过文化体育与商业融合,实现赛事与消费双赢。今年第一季度,沙市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95.56亿元,同比增长8%,为城市文体和商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素有“三楚名镇”“百年商埠”“江汉明珠”美誉的沙市区,近年来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呈现出竞进提质的良好态势。2024年,该区经济总量突破700亿元,占荆州市五分之一。今年,该区又吹响冲刺千亿城区的冲锋号,努力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为建功“支点建设”打头阵、挑大梁、作贡献。

  沙市能诞生多位羽毛球世界冠军,被誉为“羽冠摇篮”,十分难得,对当地优化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下一步,沙市区要进一步增强品牌意识,释放体育消费的潜力,推动“体育+”融合发展,让羽毛球这项体育健身活动成为推动沙市高质量发展的“金名片”。

  一是大力发展“体育+文旅”产业。有些人既是体育爱好者,也喜欢旅游,那么沙市应发展“体育+文旅”的新的协同方式,围绕吃、喝、玩、住需求,衍生出新的产品或新的服务。

  二是大力开发“体育+文旅”的新型融合场景。传统的羽毛球活动,可能最吸引人的场景就是球场或体育馆,但实际上,世界冠军的母校、训练球场等地都可以开发为文旅场景,深挖冠军成长故事,进一步强化冠军的IP价值。

  三是大力延伸赛事经济。重点聚焦赛事经济、户外经济,提升赛事的能级,每年举办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比赛,充分发挥世界冠军及羽毛球活动在优化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等方面的独特作用。

  总之,对沙市而言,要想发挥“羽冠摇篮”对城市形象的提升带动作用,就要将个人冠军IP与城市IP融为一体,相互赋能,发挥“1+1>2”的功效。(作者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导,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副院长舒伯阳)

  1、凡本网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荆州广播电视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荆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