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丹青處 湘潭縣解鎖“文化IP+生態經濟”融合密碼
发布时间:2025-09-21 05:53:24| 浏览次数:
花落花開都是畫,風吹雨打總成詩。走進湘潭縣白石鎮,齊白石故居靜立其間,一磚一瓦浸潤著藝術大師早年的生活印記。
在白石鎮,文化是靈魂,產業是筋骨,生態是底色,三者相融相生,從“名人故裡”到“文旅熱土”,白石鎮探索出了一條“文化IP+生態經濟”深度融合的鄉村振興新路徑。
“參觀了齊白石故居和文化藝術牆,感受到了不一樣的文化魅力,受益匪淺!”近日舉辦的“白石故裡行·游學寫生活動”中,11歲的學生周芊彤興奮地分享了她的難忘體驗。
近年來,白石鎮以文化遺產保護與活化為中心,系統推進齊白石故居、木雕技藝等文化資源的保護與利用,堅持“修舊如舊”與“活態展示”相結合,讓文化遺產從“靜態保存”走向“動態傳承”﹔圍繞“白石故裡”品牌,全域推進綠化、亮化、美化工程,持續提升文化形象和區域吸引力﹔同時深度挖掘齊白石文化資源,策劃農耕趣味運動會、白石文化旅游節等活動刺激文旅消費市場,推動文化遺產保護與創新轉化。
為推進文旅教融合,白石鎮積極拓展研學實踐平台。依托借山館、冠道體育、白石生態藝術園、白石人家等載體,聯合高校、旅行社、藝術培訓機構及相關企業共同打造精品游學線路,組織學生參觀故居、實地寫生、體驗農趣,通過“文化賦能+體驗升級”吸引大量研學游客。2024年,白石鎮累計接待研學2萬余人次,齊白石故居接待游客達30萬人次,實現了旅游人次的持續增長。
“反正家裡房間閑著也是閑著,不如拿出來做民宿,既能添點人氣,又能讓遠方的客人感受白石的藝術氛圍。”白石鎮民宿經營者齊永忠笑著說道。如今,他家的二層小樓已改造出四間單人間和一套套房作為民宿,成為游客沉浸式體驗“水墨白石”的一扇窗口。
齊永忠家的轉變,源於2021年杏花村推行的“村集體+公司+農戶”模式。作為全市閑置宅基地盤活試點村,杏花村系統推動閑置農房轉型為寫生基地、藝術工作室和特色民宿,引入社會資本參與運營。湘潭湘潤文旅有限公司於齊白石故居周邊整體流轉8棟房屋打造民宿集群,齊永忠家便是合作農戶之一。這一模式不僅盤活了沉睡資產,更延伸出書畫創作、特色住宿等多元文旅業態,為村庄注入活力。
在閑置資源盤活與產業融合的進程中,“白石人家”生態農庄成為亮眼標杆。夏日的農庄裡,每天車來人往、游人如織,其流轉經營的1100畝耕地、4座水庫和2800余畝山林,為各地鄉村旅游愛好者提供了優質體驗條件,其游客中心、生態農庄和雕刻珍藏館,讓游客在領略齊白石故裡深厚文化底蘊的同時,飽覽鄉村美景、飽嘗鄉村美食,乘興而來、滿意而歸。
在“白石人家”的帶動下,全村產旅融合不斷深化。目前已培育規模經營主體6家,形成了湘蓮、小籽花生、紅薯、油茶、特色養殖等多元農業產業,有效帶動了周邊四個村的勞動力就業,僅“白石人家”每年支付的人工成本就超過40萬元。在此基礎上,白石鎮以點帶面打造了8處藝術主題民宿聚集區,推動吃、住、游、娛、創一體發展的田園綜合體逐步成熟。
斷藕、清洗、粉碎、過濾、脫水……在湘潭縣白石農夫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裡,藕粉生產正如火如荼進行。“我們以‘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帶動湘潭、株洲等地700多戶農戶種植紅薯和蓮藕,以保底收購消除他們的后顧之憂。”公司負責人胡彬介紹。2024年公司產值已達1800余萬元,新引進的涂布工藝全自動粉絲生產線更將提升生產效率十倍以上,為特色農產品增值打開新空間。
“走路上班就十分鐘,每個月能掙3000多塊,充實又開心。”50歲的村民楊利平一邊熟練地打包藕粉,一邊欣慰地說道,她的滿足,源於在家門口獲得的就業機會,也源於看到家鄉的產品經由自己的手走向更多人的餐桌。這份實實在在的獲得感,正是白石鎮以文化為魂、以產業為根,串起鄉村振興“致富鏈”的生動寫照。
傍晚,三角坪休閑廣場上響起歡快的廣場舞曲,村民們在今年新修好的場地上盡情舞動﹔不遠處的白石文化牆前,家長正帶著孩子細讀國畫大師齊白石的生平故事﹔一座座美麗屋場裡,老人們悠閑地修剪著家門前的花草……這樣宜居宜游的日常場景,正是杏花村推進生態共富的真實寫照。
以創建省級鄉村旅游重點村為契機,杏花村近年來持續完善旅游功能,優化人居環境。村中多方籌措資金,鼓勵村民投工投勞,實施泉塘水庫片區生態治理,鋪設環湖步道、建設景觀亭、改造垂釣基地與荷花池水質,在楊梅園至天妃宮路段增設人文景觀,推進楊梅園、銀杏園及碎石場區域環境整治,同時優化交通網絡,於三角坪入口附近打造集文化與健身功能於一體的廣場和文化牆,系統構建“山水相映、花果成趣”的生態景觀帶。更令人欣慰的是,在村民自覺維護下,村內7座美麗屋場和近百家星級美麗庭院持續煥發光彩,實現了村容村貌的“常靚常新”。
從“水墨丹青”的藝術聖殿到“農文旅融合”的產業熱土,白石鎮以實踐生動詮釋著“文化是靈魂、產業是筋骨、生態是底色”融合發展理念。在這裡,齊白石的筆墨浸潤田野,閑置資源衍生出藝術與財富,每一寸山水都成為共同富裕的源泉。
下一步,白石鎮將持續以“農文旅深度融合”為導向,通過三產聯動構建“政府引導+企業運營+農戶參與”機制,推動鎮域經濟文化發展。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壯美畫卷,正在這裡徐徐鋪展……(郭智珍 潘文琦 張學 王佳林 高遠矚)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