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难达喀尔2025!中国车手的最佳战绩
发布时间:2025-02-12 01:30:16| 浏览次数:
九游体育九游体育中国乐虎车队215号车组,张国宇和王毅成,63小时22分00秒的总用时取得汽车改装组第23名。
2025年1月初在沙特阿拉伯发车以来,本届达喀尔拉力赛引发了全球越野爱好者的高度关注。
作为世界上最严酷且极富挑战性的越野赛事,达喀尔拉力赛的赛段设计、地形环境、天气状况以及车手竞争都达到了全新高度。
在这项长达15天、总里程达到数千公里的赛事中,各支车队需要应对沙漠、石漠、沙丘、碎石、高速路段等多元路况,甚至面临昼夜温差大、后勤转场频繁、机械故障频发等系列难题。
对于任何参赛的车手或车队而言,这都是一场对驾驶技术、毅力和团队协作极限考验的马拉松式赛事。
本届比赛从揭幕伊始,便以严苛的赛段设计和高强度的连续战斗,让车手们始终处于紧张的竞技状态之下。
纵观以往几届达喀尔拉力赛,沙特阿拉伯的多样化地形和广袤地域为赛事带来了大量变数,沙漠赛段、马拉松赛段、48小时赛段等高难度项目共同组合到一起,也为车手们提供了进攻和超越的舞台。
今年的赛事格外注重对赛车综合性能的考验,分配给每个赛段的特殊赛段里程普遍较长,而部分路段的领航难度也变得更高。
中国乐虎车队215号车组,张国宇和王毅成,他们是被关注的重点车组之一,团队 在过去几年中积累了丰富的赛事经验,他们对达喀尔拉力赛有着无比热爱与执着。
1月11日是2025达喀尔拉力赛的第六赛段(SS6),标志着本届赛事正式驶入下半程。此赛段从哈伊勒出发,终点设在杜瓦迪米,总里程829公里,其中特殊赛段605公里,是本届比赛迄今特殊赛段最长的一天。
SS6赛段地形包括32%的土路、32%的沙地、27%的柏油路、5%的碎石路以及4%的沙丘分布。
随着赛程的推进,沙地和沙丘所占比例日渐增多,对于擅长沙漠赛段的车手而言,是大展身手的机会。
张国宇/王毅成车组在此前的马拉松赛段结束后,总成绩暂居中游位置。由于赛段难度不断攀升,他们计划在下半程中利用擅长的沙漠路段进行名次上的追赶。
张国宇在赛段前几十公里的速度和节奏都很不错,上一段某些失误导致的遗憾也进一步激发了他在SS6中的进攻意图。
正是在这一强烈求胜心态的驱动下,张国宇在第一个加油点之前就成功追赶上前面发车的福特车队前冠军车手罗马,两台赛车几乎同时进入中立区。
然而好景不长,约在赛段110公里处,赛车忽然出现机械故障,最初是变速箱无法进行正常的挡位切换,随后差速器也表现出一定异样。
张国宇和王毅成为了确定故障来源,两次下车检修,花费了宝贵的比赛时间。由于无法迅速排除问题,他们只能谨慎保护赛车,以保证能够安全抵达终点。
赛车的变速箱正是在休息日里刚刚更换的全新部件,技师团队无法判断是安装环节出现失误,还是零部件本身存在质量瑕疵。
在没有厂商背景、没有专属T5卡车维修支援情况下,车组要和十几台其他赛车共享有限的配件与工程师资源,一旦出现重大机械问题,很可能导致无法正常完赛。
而前几天的马拉松赛段本就让赛车承受了多方面的冲击,任何设备都可能在高强度的连轴运转下出现故障。
为了应对种种突发,他们在休息日里不仅仔细检查引擎、悬挂、刹车、轮胎等关键部件,还不断复盘、学习机械知识,以提升自救能力,力求在有限资源下尽可能妥善解决比赛中的机械难题。
在SS6最终成绩上,车组以5小时38分46秒的时间收官,位列赛段第31名,总成绩排名暂列第26位。
虽然对于本身拥有较快沙漠节奏的张国宇车组而言,这并不能算是理想结果,但他们已尽力挽回损失,并在修整后的当天夜晚积极进行反思,调整车组战略和心态。
领航员参数图片)王毅成也直言自己在领航环节犯了三次比较明显的错误,丢了三个点,这让车组损失约10分钟时间。
领航在达喀尔中具有很强的重要性,保证领航准确,是比赛顺利推进的先决条件。
达喀尔拉力赛是一个需要车手和领航员深度配合的舞台,一旦错失某个航点或选择了错误线路,就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该赛段结束后,215号车组名次较马拉松赛段有微幅上升,但团队认为自己还有继续冲击的空间,心态的稳定与积极的调整至关重要。
只有在恢复与复盘的过程中谨慎发现问题、优化策略,才有机会在下一个赛段继续发挥潜能。
1月12日,SS7赛段特殊,里程由原定478公里缩短至419公里,总里程716公里。
本段赛道开始出现汽车组和摩托车组分开发车的情况,汽车无法再参考摩托车留下的车辙或压实路面,这使得领航与线路选择难度增加。
对于从第49位发车的张国宇车组来说,理论上的“后发”优势可以让他们在某些情况下参考前车所带起的烟尘甚至车辙,但若遭遇速度较慢的赛车或卡车阻挡,也会形成新的困难。
在此之前,215号赛车依旧面对机械检修的压力,车队上下所有成员各司其职,力图在短暂时间内对赛车进行全面检查和修复。
重新出发时,车手状态明显好于前日,他们在SS7的沙地路段表现平稳,高速转场也没有出现大的失误,一度爬升到全场第17位。
期间在大约三四十公里处遇到了一次爆胎,爆胎问题在达喀尔并不罕见,只是对车组节奏有一定干扰。
尤其是在路段中伴随大量卡车和UTV的情况下,超车环境非常恶劣,张国宇不得不放慢速度以策安全。
幸运的是,除爆胎之外,这个赛段并未出现严重机械故障,也没有出现大的领航失误,张国宇与王毅成的配合愈发娴熟。
张国宇在赛后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是自比赛开始以来,我对赛车表现最满意的一次,虽然爆胎阻碍了我继续加速,但选择稳扎稳打是更安全和理智的做法。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彼此配合得不错,没有犯重大错误。我领航员王毅成的学习热情很高,也能迅速总结经验,提前做好标记,从而避免了很多可能出现的领航失误。”
SS7结束后,215号车组做出4小时32分的赛段成绩,总名次上升到了第23位,相较上一赛段前进3位。
这一成绩为团队注入了新的信心,也证明了他们在面对上一路段机械挫折后所进行的全方位检修和自我复盘是有效的。
达喀尔拉力赛的漫长属性决定了必须稳扎稳打,一次优秀表现并不能保证后续的持续领先,而一次失利也不会直接宣布出局,唯有日复一日地坚持下来才有机会。
1月13日的SS8赛段依然维持高难度节奏。特殊赛段全长488公里,总行程737公里,路线自杜瓦迪米直到沙特首都利雅得。
随着车手们愈发接近鲁卜哈利沙漠腹地,沙地、沙丘、松软或坚硬地貌的交错穿插,让领航和车辆操控都变得更具挑战 。
这些赛段中航点复杂,一旦在高砂质区域发生偏航或陷车,等待救援或自行救援都将付出更大代价。
车手们不仅要在特殊赛段中消耗体力与精力,赛段结束后还往往需要奔波数百甚至近千公里赶往下个营地。
这样密集的行程在后半程逐渐显现出更加明显的疲劳与资源不足的状况,尤其对没有厂商支援或完备后勤设备的私人车队或俱乐部车队来说,考验更为严峻。
在SS8中,车组的心态相对稳定。他们并未一味地追求极限速度,而是在比赛初段就采取“保护性进攻”策略。
接近113公里首个中立区时,张国宇追赶到234号赛车,对方并未为其让道,导致张国宇只能跟在后面直至最后25公里沙漠段,才获得超越机会。
毫无疑问,这种被迫跟车会浪费时间,但冒险在能见度不足的沙尘中超车,又很可能引发事故。
赛后张国宇也表示,赛车在这一天的动力状态高于预期,无奈比赛中各种现实情况限制了他们的进一步冲击。
张国宇赛后表示,赛车有能力更进一步,只是达喀尔拉力赛向来充满变数,偶尔遇到慢车阻挡、突发地形或意外情况是常态。 一旦贸然冒险,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例如爆胎、打滑、侧翻或车辆碰撞等问题,不仅耽误赛段时间,也可能致使后续赛段受到连锁影响。
1月14日,来到SS9赛段,从利雅得前往哈拉德,特殊赛段357公里,总里程589公里,大部分属于高速赛道。
张国宇在此前的沙漠路段中已充分展示了对沙地驾驭的技能,但高速路段则对车辆的稳定性、车手的专注度与预判能力也提出新的要求。
车组在前半段节奏非常理想。 根据现场计时点数据,他们在赛段200公里处已跻身全场第9名。
可是在159计时点附近的高速弯道,汽车与摩托车路线交叠,出现了相当危险的情况。
张国宇车组全速推进时,弯道外侧有两台摩托车忽然出现在视线里,其中一台试图内切到弯道里,与张国宇的运行轨迹冲突。
尽管张国宇已经鸣笛、急刹并打方向规避,但高速条件下的控制余地有限,最终还是与摩托车发生了碰撞。
作为一名严肃对待比赛、尊重对手与生命的车手,他选择等待医疗直升机前来,为受伤摩托车手安排救援。
这一做法凸显出赛车运动所蕴含的人文关怀,也诠释了“安全与生命优先于竞争成绩”的体育精神。
由于停留救援的过程耗费大量时间,张国宇的 比赛节奏受到重大影响,最终以改装组赛段第41名完赛,总排名仍守住第23位。
虽然结果不如预期,但不确定性一直存在,他并未因此沮丧,而是从意外中吸取教训,继续调整心态。
随后的SS10赛段就是深度沙漠,对擅长沙漠驾驶的张国宇有利,也算弥补在高速赛段中受损的时间差。
1月15日,达喀尔拉力赛来到倒数第三赛段(SS10),哈拉德至舒拜塔,全程640公里,其中120公里为特殊赛段。
官方多次警示,若陷车可能损失20分钟或更多时间,若车辆故障或事故更将极其棘手。此外,汽车与摩托车采取不同路线,汽车组的领航难度进一步增加,没有他人车辙参考就必须依靠精准路书与领航的双重保障。
对于车组而言,这既是机会,也是极大考验。鲁卜哈利沙漠素有“空旷之境”之称,沙丘规模宏大,地势起伏多变。
赛前各支队伍都对这一段高度重视,精心调试悬挂和胎压,并加强防陷措施。相比于高速赛段碰撞事故的可能性,沙漠赛段更多考验车手的沙地控车能力与节奏分配能力。
SS10正式发车后,车组从第77位出发。尽管起步位置不利,但他们成功保持相当稳定的节奏,在两个计时点均名列前20左右的区间。
沙漠环境下张国宇相对擅长。他通过前几日夜晚与领航员的复盘,对路书标记进行了详细调整,减少领航失误。
毕竟本届比赛进入尾声,许多赛车都已出现引擎、变速箱或悬挂等疲态,完赛率并不算高,带故障行驶也很普遍。
最终车组排在改装组第32名,总成绩升至第22位,为最后冲刺打下坚实基础。
张国宇在接受采访时解释了选择稳健策略的原因:“随着比赛推进,赛车机械可靠性下降,很多车都出现或大或小问题。我们不想在关键阶段再冒进,否则可能损失更大时间。除此之外,我们还与其他中国车组协同前进,互相支持,以期在收车台实现会师。”
特殊赛段长达276公里,总里程508公里,沙漠与复杂地形仍然是主旋律,同时汽车和摩托车分道而行,车组对路书、航点的准确判断显得至关重要。
张国宇/王毅成在这个赛段里采取平稳策略,一方面为了巩固总成绩,另一方面也为了帮助此前在比赛中协助过他们的其他中国车手。
经过一整天的努力,他们在本赛段取得第30名的成绩,总排名依旧保持在第22位。尽管没有大幅度上升,但稳健完赛且顺利结束了对鲁卜哈利沙漠的深入穿行。
1月17日的最后赛段则是相对简短、难度不高的64公里特殊赛段,总里程131公里,多数车手只要正常发车,一般都能平安到达收车台。
这一安排意在让更多完赛者能在终点庆祝并防止最后关头出现大规模退赛的遗憾。
中国乐虎车队215号车组在这个赛段继续保持稳定发挥,最终以63小时22分00秒的总用时取得汽车改装组第23名。
张国宇表示,作为中国车队中的一员,他很清楚想要在达喀尔拿到顶级名次,需要更雄厚的资源支持和更多的技术储备。
中国车队和车手在过去几年中进步显著,但与各大厂商队相比仍然有明显差距。他们需要的是不断积累经验、弥补机械与后勤上的不足,同时提升语言交流等国际化能力,才能更好地参与全球赛事。
从48小时赛段特殊里程突破900多公里,到马拉松赛段紧随其后,再到后半程沙漠连轴转,车手几乎没有充足的休整期,赛段的领航复杂度和机械磨损程度都高于往届。
大量新厂商的加入,也让整条赛道的竞争氛围更加激烈,许多顶尖车手和厂商队投入大量预算和研发力量,进一步提高赛车性能与技术储备。
奥迪车队的退出、福特汽车和达西亚等厂商的进驻,让参赛车队生态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对于中国乐虎车队和张国宇而言,这种高难度的环境反倒是一种难得的历练。他们在2025年比赛开始前就明确了目标: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竭尽全力学习与总结,争取在某些赛段里跻身前列,并实现最终完赛。
SS2赛段中,张国宇曾在近千公里的征战中杀进全场第18名,总成绩也一度从首日的第33名上升至第21名。
但随着后续出现变速箱、差速器故障,这位中国车手不得不放缓节奏,以稳妥度过艰难赛段。
值得肯定的是,无论是遭遇机械损坏还是意外事故,张国宇车组都选择坚持到底。一方面,他们利用赛后的有限时间精细复盘,再在下一个赛段中努力改进。
而车组则时刻保持乐观态度,积极与其他中国车手合作,互通有无,共同面对沙漠和领航等多重挑战。
其高昂的参赛成本与巨大的投入产出比,使其成为展现各国赛车手与厂商竞技实力的国际舞台。以往,中国车队和车手在达喀尔的亮相并不多见,但随着国内越野运动和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本土车手和企业开始加入这一顶尖赛事。
尽管距离那些厂商顶尖车队的前十乃至冲冠还存在差距,但他们的身影和成绩进一步鼓舞了国内更多赛车爱好者。
张国宇自己也坦言,四战达喀尔让他感到仍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包括如何在车队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进行更有效率的配件与人员调度,如何在体能和心理层面保持更长久的专注等等。
此番以有限资源参赛,却能在艰险的沙漠征途里完成最终收车台一刻并摘得中国车手最佳名次,实属难得。
张国宇表示:“只有坚持团结,在国际大舞台上形成更大的整体影响力,中国赛车才能展示更强的竞争力。”
中国车手要想在达喀尔舞台取得更高成就,需要在机械层面、后勤层面以及国际化配套层面进一步加强。更多车手或厂商团队的加入,可以形成良性循环,为中国越野拉力事业积聚力量。
达喀尔拉力赛也以其独特魅力不断吸引勇士前来征服,成为对赛车手耐力、技术、心态和团队精神的终极测试场。